连续3年全省领跑!烟台科技金融有点东西

2025-02-21 华体育官网入口

  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烟台市1077家(次)科技型企业通过“鲁科贷”“烟科贷”共获贷约55.64亿元。其中“鲁科贷”业务帮助825家(次)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约45.27亿元,同时为162家企业争取省级补助资金1762.2万元,贷款、贴息规模连续三年(2022-2024)均居全省第一。值得一提的是,市级“烟科贷”规模也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共帮助252家(次)科技型企业获贷约10.37亿元,较去年增长约10.7%,并为30家企业发放信贷补贴89.35万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自2015年以来,烟台市已累计发放“鲁科贷”“烟科贷”超206亿元,服务企业3700余家(次),帮助近千家企业争取省市两级贴息补助6900万元,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科技公司提供创新“底肥”。

  新春伊始,山东鲁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针对市场需求,赶制订单,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

  山东鲁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深耕电力金具行业二十余年,是山东省首家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kV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配套金具新产品鉴定以及国家电网公司资质能力核实厂家,已进入全国电力金具领域第一梯队,产品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企业取得的一次次技术突破关键在于有充裕的资金支持做后盾,为我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吃了‘定心丸’。”山东鲁电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军辰表示,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2019年6月,经栖霞市科技局辅导,一周之内申请“鲁科贷”700万元,为企业解决订单资金的燃眉之急。此后的2020—2023年,企业先后申请“鲁科贷”19笔,累计获贷1.38亿元,2024年企业又通过“烟科贷”申请信用贷款1000万元,为企业持续提升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资金保障。

  这是省市政策协同联动赋能我市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为切实解决轻资产型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更多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企业倾斜,在省科技厅出台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后,烟台对市级科技信贷政策相应扩展,在省级贷款风险补偿基础上给予市级风险补偿和贷款贴息支持,形成“鲁科贷”“烟科贷”并行的业务格局。“烟科贷”业务方面,设立科技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市级财政最高承担不良贷款本金40%的风险,成为全省首批开展信贷风险补偿业务的地级市。

  “在省市支持政策基础上,我们全力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区市加强政策配套。”烟台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科技金融科负责人介绍,烟台黄渤海新区在全省首创“鲁科贷”“烟科贷”省、市、区政策联动,对区内“烟科贷”“鲁科贷”按时还本付息的企业,在省市利息补贴基础上,再按照备案贷款本金的1%+贷款合同签订时LPR的50%进行补贴,单笔贷款补贴最高60万元,部分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可降低为0。2018年以来,全区累计备案“鲁科贷”“烟科贷”超70亿元,其中“鲁科贷”57.2亿元,区内企业累计享受省级贴息补助1180.9万元,区级配套贴息3300万元,以真金白银全力托举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好政策催生好技术。2024年11月29日,“中国好技术”大会2023年度“中国好技术”称号授予仪式在北京召开,烟台市26家企业获得“中国好技术”称号,烟台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获得优秀组织单位称号。烟台市科技创新促进主任王艳莉作为优秀组织单位代表现场分享烟台市科创中心在畅通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加快高端创新资源汇聚、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等四措并举催生落地“中国好技术”的先进经验,通过帮助“好技术”储备“创新源”、提供“资金池”、打造“好生态”,加快推动“好技术”落地“好产品”。

  众所周知,科技创新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制约了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壮大。传统的银行贷款模式往往要求公司可以提供充足的抵押物,而初创企业或科技型企业由于轻资产、高风险的特点,难以满足银行的风控要求。

  以山东凯格瑞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企业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专注氢燃料电池用核心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鲁科贷”备案企业。

  “当时,氢能还是很多企业看不准、不敢碰的新领域,企业在打开新赛道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研发投入压力,但由于企业成立时间短、轻资产运行,获得传统银行信贷支持难度较大。”山东凯格瑞森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责任人钱鹏翔如是说。

  了解到企业面临的困境后,兴业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在黄渤海新区工信科技局主动牵线搭桥之下,最终为凯格瑞森提供近2000万元“鲁科贷”支持。在投贷联动模式支持下,企业又获得省财金集团股权投资1200万元及烟台黄渤海新区业达创司股权投资300万元,凭借这笔资金,凯格瑞森在2024年顺利进行了技术升级和市场推广,年营收增长率超过180%。

  “投贷联动不仅解决了我们的资金问题,还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合作机会,让我们能够专注于技术创新,快速抢占市场先机。”钱鹏翔说。

  这背后,同样是深入人心的惠企政策在发力。为充分发挥融资担保增信分险功能,烟台市科技局在“烟科贷”业务中创新引入融资担保机制,市级风险补偿资金为担保公司承担不良贷款本金40%的风险补偿,建立政府、担保机构、银行“4:4:2”分险合作机制。对合作担保公司备案的贷款,企业在享受贷款本金1%的信贷补贴的同时,以实付保费为限享受不超过贷款本金0.5%的担保补贴。2022年,烟台市融资担保集团设立科创担保分公司,推出专属科创业务。2023年至2024年第三季度,烟台市融资担保集团共备案“烟科贷”119笔,助企获贷约3.12亿元,平均担保费率仅为0.3%。

  投贷联动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还显著降低了融资成本,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投贷联动正成为助力企业腾飞的新引擎,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搞好下沉服务,送政策上门。”烟台市科技创新促进中心科技金融科负责人介绍,烟台市科创中心定期走访科技型企业进行调研宣传,根据企业需求将最新、最匹配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送到企业手中,帮助企业最大限度享受到新政福利。

  “3月申请,4月到账,科技部门还上门提供专业指导,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提起2024年4月刚获得的260万元贷款,烟台核电石墨烯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峰感慨地说。

  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烟台核电石墨烯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需要投入大量流动资金支持研发,想贷款却缺乏抵押品。烟台市科创中心了解到企业融资痛点后,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指导企业结合最新科技金融政策,迅速对接到中国建设银行烟台分行,让“知产”变“资产”,助力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此外,为让各项科技金融政策实现精准服务,烟台市科创中心还搭建多渠道畅通的政银企对接桥梁,定期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举行科技金融政策宣讲、银行特色金融产品介绍、企业融资路演等系列活动,实现银行与企业的双向信息交流,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烟台市还在省内首创了市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将“鲁科贷”“烟科贷”业务纳入平台管理,改变了以往线下纸件业务办理模式,建成“五库四服务三对象两指标一平台”,实现贷款发放、备案、信贷补贴、风险补偿的“一站式、零跑腿”线上服务模式。目前,平台已在全市内推广使用,累计注册企业1181家,注册金融机构48家,申请贷款近1700笔,访问量超11.7万次。

  “眼下,我们正在探索建立‘科技金融工作站’,准备在全市选取科创企业密集、金融生态良好的区县为试点,以科技公司孵化载体为建设主体,联合匹配的金融机构推出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更好地满足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业务需求,让科技型企业在持续创新的科技金融模式下,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烟台市科学技术创新促进中心科技金融科负责人说。